西北师大校训八个字:“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简单来说,上句是说掌握知识要广博无所缺憾,又能融会贯通而灵动善变。下句是说做人的宗旨必须端直方正,品行合于道德,一生有所持守。
校训这两句话一般人认为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我作这样的解释,有的人可能会说是我的主观发挥,无据引申。其实我这样解释是有根据的。
这两句话本是来自先秦诸子《文子》的《徵明》篇。《徵明》篇中说: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
“方”和“直”的意思一样,这里都指的是品行端正。由《文子》中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知术欲圆”的“知”是“智”字之借,读去声。西汉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篇也有这几句话,“知”字也作“智”,说明为“智”字之借无疑。还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校训这两句是取自上世纪四十年代黎锦熙先生为我校前身国立西北师院毕业生的题词,这幅题词黎先生是先用注音字母写,再用汉字写的,他在“知”的注音字母上标的声调是去声符号,可见黎先生也是作为“智”的借字来看的。这个字在这里是名词,不是动词。“知术”是指智慧和运用智慧的方式。同样,“行旨须直”的“行”和“行欲方”的“行”,也是名词,不是动词;不能作“行事”解,而应作“品行”、“德行”、“操行”、“行检”解,指受思想支配或体现人品的举止。“行”字的这个意义,五十年代以前也读去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同“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e`)改读为ye`一起,改读阳平。《论语》中“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行”,过去也读去声,现也读阳平。有些词的旧读虽然仍保留在口语中,但字却变了,如“品行”写成了“品性”等。总之“行旨须直”的“行”是名词,指品行、德行。一句话,“行旨须直”是说,在品行、操守方面一定要正直。
《文子•徵明》在上引那几句话后面解释说:
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
我说“知术欲圆”中含有学问广博的意思,你看,“无所不知”,这不是学问很广博吗?我说“行旨须直”是指有高尚的道德操守而言,你看,有些不能作的事,决不会作,这不是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吗?
《文子•徵明》篇中对“智圆”“行方”还有一段解释,讲得更为明白:
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旁)流四远,[如]渊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达不肆志也。
这一小段和上面所引用来解释的那两句,在《淮南子•主术》中也有。只是这一小段中个别字句稍异。如“智圆者”以下八字,《淮南子》作“环复转运,终始无端”,意思更为明了。这就是说,“智圆”是指反复灵活运转,变化无穷。这就是我在本文开头说的“知术欲圆”的第二层意思:融会贯通而灵动善变。关于“行方”,文中说“直立而不挠”,是说要正直立于世,不随风而倒,也不会受压而屈。“挠”是弯曲之意。“素白而不污”是说保持洁白,不使有污点。“素”也是白的意思。末两句是说再贫困、不得志,也不会改变操守;事业成功,飞黄腾达,也不会肆无忌惮无所不为。这就正是孟轲说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这么一解释,大家就可以知道当年黎先生为毕业生题写这两句话的深意,也可以具体而深刻地理解西北师大校训的内涵。
二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从“智圆”中能引申出终始无端的意思呢?你看,一个圆环,找不到它是从哪儿开始、从哪儿结束的;反复转动它,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既不影响它的外形,也不影响它的重心和平衡,始终如一。
又怎么引申出广博而无所缺憾的意思呢?因为除圆之外的任何形状,总是有缺欠的。凹形的不用说,最明显的是上中部有缺,凸形的则明显是上部两边有缺,即使方形,每个角的两面都缺少帮辅。其他不用多说。总而言之,只有圆的东西,显得十分饱满充实。只抽象的讲这个道理难于理解,举一个例子:用橡胶作一个正方形的气球,你把它往大里吹,开始可能会现出一点正方形的样子,但越吹得大,圆形的特征便越明显;吹到最大的时候,就基本上变为一个圆形,原来的那四个角就只四个深色的小突起。可见,从自然规律上来说,同样大的体积中,圆的容量最大。所以说,“知术欲圆”中包含有“学问广博,无不知”的意思在内。
这里要指出来,黎锦熙先生的题词改《文子》中三言句为四言句,前一句加了个“术”字,后一句加了一个“旨”字,这就使意义更为明确:上句是言治学方法上的要求,下句是言做人宗旨上的要求,这二者都是就作一个好的教师、好的知识分子提出来的。
另外,原来上、下两句都用“欲”字,黎先生改下句的“欲”为“须”,由此可以看出其用字的确切。“欲”是希望、企望、想要的意思。“知术欲圆”言作学问是知识越多越好,越灵活越好。意思上是渐进的,没有截然的界线。“须”是必须的意思,“行旨须直”是说:作为一个正派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教师,品行必须端正。这里没有程度之分,而是划出了一个是与非的截然的界线,作为一个教师,一个知识分子,一定要站在方正的一面,而不能走到邪曲的一面去。所以这里将“欲”改为“须”,由原来的“希望”变为一种必须的要求,说明了对于德性方面要求的重视。
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黎先生为什么将“行欲方”的“方”改为“直”。“行欲方”,不但《文子》、《淮南子》如此,后来之学者引述其义,也俱作“方”。如明代张居正《襄毅杨公墓志铭》中说:“维公之德,智圆行方,忠不近名,言不泥常。”黎先生这里改为“直”,也有一个原因。
黎先生那幅题字本有四句,除我们用为校训的两句外,后面还有两句,是: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很多人看了搞不清楚,为什么在那两句抽象的、很有哲理性的话之后,来了这样两句写景的句子。其实这是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中的第五、六句,只是各省去了末尾的一个字:“直”和“圆”。这是用了对联中“缺如”的手法,不写出来,而让人去从中悟出,或根据写出的字句联系古代诗句联想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一看就知这两句所含之字正是前二句讲的哲理格言的中心:“直”和“圆”。我以为,黎先生是为了能同王维这二句对应起来,才改“方”为“直”,因为这两个字在这里所表现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
那么,为什么黎先生一定要用缺如藏尾的修辞手法引王维这两句诗呢?我以为这多少反映着他的经历与当时的心境。黎锦熙先生为湖南人,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1915年应聘到北京教育部任教科书特级编审员,1920年到北京高等师范(即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其后也在北京女师大、北京大学兼过课,并担任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总编纂,但没有离开过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北平师范大学西迁,先到西安、城固,后又长途跋涉到过去只在史书和唐代边塞诗中得到一些印象的古金城之地。西北师院在兰州城外黄河以北的十里店建校,周围一片荒滩塞草,几乎没有人家,白天可以看到刘家堡的炊烟,晚上听到黄河的涛声。想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不仅是他未到兰州之前对兰州的想象,也是他到兰州之后最初的印象。所以,他将王维这两句诗藏其尾写在了“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后面,并让人们在琢磨其含义中悟出“圆”、“直”二字,从而加深对前两句的印象。应该说,这是联系得很巧妙的。
黎先生用缺如的修辞手法写了王维这两句诗,是否还有其他含义,我不能肯定。个人的一点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商。黎先生这幅题词上未标明时间。我考定是书于1945年夏。因为1945年二月李蒸院长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北京和谈代表,卸去院长之职,当年12月份得通知由黎锦熙先生代理院长。黎先生1947年3月即离开兰州。那么他给毕业生题词只有1945、1946两年。1945年夏虽尚未兼院长之职,但他在当时教师中是声望最高的,既没有院长,学生找他是自然的。而1946年他给毕业学生所题“即知即行,说到做到”上面写明是“一九四六班毕业同学录”,所以可以肯定藏尾录有王维诗句的题词写于1945年夏。
我们知道,1945年8月14日日本才宣布投降,四五届学生毕业时日本尚未投降。不过日本侵略者当时虽然仍十分疯狂,但已显出强弩之末的趋势,中国人民已是胜利在望。黎先生有可能是用这两句表现一种预言:中国人民马上就要取得胜利,日本已真正是“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从其隐喻的方面说, “长河落日”中的“日”指日本。
那么“大漠孤烟直”又怎么解释呢?这一句诗,过去学者们只从写景的方面理解,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注云:“庾信诗:‘野戍孤烟起。’《埤雅》:‘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但同时又引另一说,以为是写被旋风卷起的沙尘。我校中文系老教师李鼎文先生(1919-2014)曾有《也谈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一文,认为“孤烟”是指烽烟。他引了王维《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一诗中“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二句,说明王维诗中写旋风卷起的沙尘作“塞沙”等,与烽烟是明显不同的。他也引了王维诗中另外四处写炊烟的句子,说明其写炊烟也与烽烟不同,此是写烽烟无疑。最重要是据杨伦《杜诗镜诠》引了《唐六典》及注文,说明这里写的烽烟不仅是写景,还含有一定的意义。《唐六典》云:“凡烽候所置,大率相去三十里。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近畿封二百七十所。”朱注:“唐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绿山事迹》:“潼关失守,是夕平安火不至,帝惧焉。”所以他认为这“孤烟”正是一炬平安之火。王维此诗据陈贻焮先生《王维诗选•后记》第一部分考证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因当年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夷与吐蕃作战胜利,王维奉命出使宣慰,后来在凉州(今武威)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夷幕中还作过一个时期的判官。王维还有《凉州郊外游望》五言律诗一首,两诗均作于这次出使期间。则这首诗乃是写实之作。“大漠孤烟直”应是写平安之烽烟。黎锦熙先生借此成句是说:前方已经送来了好的消息,日本侵略者马上就要完蛋了。
当然,以上解释只是我的猜想,今日无法求教先生于九泉之下,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总而言之,西北师大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取黎锦熙先生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为西北师院学生的题词,其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深刻的道理,希望学生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同时又能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作人方面要正直而有所操守。